为了解决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治疗和康复问题,33病室乳甲外科王玲护士长于今年9月参加了由省肿瘤医院举办的“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培训,取得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资质证书,成为湘雅三医院首位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
患者周女士是王玲老师的首位体验者,周女士2017年5月在我科行左/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第3个月即发生了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最严重时患肢肿胀的周径较健侧增加了3厘米,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康复造成了严重的困扰。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她参加了淋巴水肿的治疗。
第一天进行手法淋巴引流、弹力绷带包扎后,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回家了,第二天,当拆开弹力绷带的一瞬间,眼里充满了惊讶和欣喜。一次、二次、三次......多次的治疗后,患肢和健侧的周径对比几乎一致了,而且患肢的功能锻炼也大有好转了。“这太神奇了!”周女士对淋巴水肿治疗的评价,也是对于王玲老师在科室开展淋巴水肿治疗的肯定,她送了很多盆栽给科室。随后,有多名术后深受淋巴水肿困扰的患者主动找到护士长要求进行治疗。
据介绍,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但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也对术后生存期有明显影响。有研究显示,在乳腺癌手术中,如果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过大,破坏了淋巴管网,使淋巴管遭到破坏,过多的液体由于渗透压作用进入组织间隙并形成水肿,其呈进行性发展,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正确诊断与治疗,将引发不可逆病理改变。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对症处理中,要积极减少淋巴液的淤积,改善淋巴的回流,而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为此,需要加强针对性护理,从根本上解决上肢淋巴水肿这一并发症。
目前国际上积极推广保守治疗,其主要理念包含病人自我防护教育、皮肤护理、运动康复和物理治疗。主要方法包括手法引流、弹力套、短拉伸弹力绷带、长延展弹力绷带、机械压力治疗,还有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而来的微波烘绑治疗等。淋巴水肿的综合消肿治疗(CDT)即综合上述治疗手段设计的淋巴水肿联合治疗方案, 并已证明是安全有效的,但需长期坚持。CDT通常包括两个阶段:初始的消肿阶段(手法引流和综合压力治疗) 及接下来的维持阶段 (长期佩戴弹力套)。
[上一篇] 首都医科大学李静教授 “解密”最早可测心血...
[下一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70812 总访问人数:399454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