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新湘雅人才工程”工作会议——“125人才工程”总结表彰暨“至善领跑计划”政策解读会议在外科楼19楼会议室举行。院领导罗爱静、邓云龙、朱晒红、黄飞舟莅临会议指导,第二批“125人才工程”受表彰人员,“至善领跑计划”入选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人力资源部主任胡平安主持。
邓云龙副书记对“125人才工程”实施情况做了总结。 “125人才工程”实施以来,经过六年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累计获得各级科研项目 166 项;发表SCI论文共 295 篇;获得校级及以上人才项目 50 项;以第一申报人获得成果奖 20 项,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125人才工程”的顺利实施,带动了学科及人才团队建设,在医疗、教学、科研及科室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邓书记还对“新湘雅人才工程”自2015年开展以来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汇报了各项目的入选情况,分析了入选者的学科分布,通报了累计获得的科研成绩,明确了科研经费的使用要求,强调了项目的考核达标条件。
院领导黄飞舟、朱晒红分别宣读第二批“125人才”表彰决定及2017年度“至善领跑计划”入选者名单。参会院领导为获奖人才颁发荣誉证书。
第二批“125人才”考核优秀者妇产科徐大宝教授、药剂科左笑丛教授、肿瘤科曹科副教授分别代表“125人才”三个层次的才俊进行发言。他们对医院的培养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奖励申报等问题谈了各自的体会和建议。同时,还代表全体人才表态,将会努力不止、奋斗不息,为卫生事业发展,为医院繁荣,为学科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罗爱静书记对第二批“125人才”的顺利结题表示祝贺,也对“125人才工程”实施六年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自医院第二次党代会确立推进“人才、学科、民生”三大工程以来,人才工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医院今后也将一如既往地重视人才培养,不遗余力地支持人才工作。同时,她对各位人才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矢志不渝,要抱有为国家、民族和医院的医疗卫生事业献身的激情;二是要勤奋努力,医院、科室及个人所取得的临床、科研、教学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成绩都需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三是要加强团队协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家要走学科交叉之路,学科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四是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文氛围,充分发挥人才的突出作用,激励各类人才竞相施展聪明才智,促进人才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附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第二批“125人才”表彰人员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考核优秀人员名单(10人):
第一层次(1人):徐大宝(妇产科);
第二层次(4人):桂嵘(输血科)、肖际东(超声科)、肖松舒(妇产科)、左笑丛(药剂科);
第三层次(5人):曹科(肿瘤科)、陈科(内分泌科)、刘纪实(肾脏风湿免疫科)、裴奇(药剂科)、唐岸柳(消化内科)。
考核合格人员名单(14人):
第一层次(3人):黑明燕(儿科)、余枭(肝胆胰外科)、张浩(肾脏风湿免疫科);
第二层次(2人):毛平(护理部)、苗惊雷(骨科);
第三层次(9人):陈倩(病理科)、邓刚(肝胆胰外科)、付华(病理科)、黄伟(心血管内科)、李夏雨(消化内科)、刘鼎(神经内科)、彭程(烧伤整形外科)、王国慧(医学实验中心)、王少华(烧伤整形外科)。
附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7年度“至善领跑计划”入选人才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第一层次直接聘任(1人):
谢仲淙(麻醉科)
第三层次遴选(13人):
陈静(皮肤科)、贺全勇(烧伤整形外科)、黑明燕(儿科)、蒋卫红(心血管内科)、
雷俊(护理)、雷立芳(神经内科)、刘竞(血液内科)、刘世坤(药剂科)、
鲁建云(皮肤科)、宋治(神经内科)、万齐全(移植外科)、徐大宝(妇产科)、
杨明施(急危重症中心)。
[上一篇] 器官移植党支部、第三团支部开展“蒲公英”...
[下一篇] 医院召开新一期“爱心门诊”、“爱心病房”...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34284 总访问人数:400584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