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临床营养科肠内营养通路小组与儿科纤维支气管镜小组联合为一名食管气管瘘患儿开通鼻空肠管。这是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首次将可视化鼻空肠管技术应用于儿童消化道瘘治疗。
7月21日,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冯果接到儿科病房会诊申请:11 岁男性患儿小牧因疑似淋巴瘤浸润食管和主支气管,出现吞咽困难、发热、咳痰量多等症状。临床营养科冯果医生与儿科林芝医生综合研判后,认为患儿高度疑似食管气管瘘,遂决定在患儿于PICU接受肺泡灌洗时开展联合诊治 —— 若确诊气管食管瘘,当即开通鼻空肠管实施幽门后喂养,以预防返流误吸导致肺部感染加重。
23日上午11时,儿科纤维支气管镜小组与临床营养科肠内营养通路小组在PICU为小牧联合诊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证实了冯果医生和林芝医生的预判:患儿气管隆突处存在瘘口,直接与食管相通,瘘口处可见大量脓苔及胃内容物附着。鉴于此类消化道瘘患者不适用徒手或磁导航引导的鼻空肠管置入术,冯果医生决定为患儿实施可视化鼻空肠管置入。随后,营养科肠内营养通路小组在可视化设备引导下顺利完成置入,全程仅10分钟,为患儿开通了肠内营养 “生命通路”,使其获得通过非手术方式促进瘘口愈合的机会,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床旁可视化鼻空肠管置入术是临床营养科2024年引进的医疗新技术。相较于徒手、磁导航或B超引导下的鼻空肠管置入术,该技术具有可直视腔内情况、成功率高、安全性强的优势;与内镜技术相比,则具备经济实惠、创伤小、患者耐受度好的特点,因此尤其适用于上消化道瘘患者床旁幽门后营养通路的建立。临床营养科近一年来每季度均面向全国招募学员开展该技术培训班,目前已顺利举办 5 期。此项技术的推广,将规范全国肠内营养通路建立流程,为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搭建肠内营养的 “生命通路”。
[上一篇] 湘雅三医院肝胆胰外科I科联合多学科成功救治...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66974 总访问人数:41777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