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泌尿外科成功为一例肾积水患者实施了利用自体舌黏膜修复输尿管长段狭窄的手术。该项新技术不仅为长段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展示了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在疑难病例诊疗中的成功应对能力。
输尿管狭窄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泌尿系统疾病,不仅导致肾积水,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输尿管长段狭窄更是临床处理的难点和痛点,而传统的治疗方式比如肠代输尿管或自体肾移植,通常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恢复期长,且并发症较多。因此,寻找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治疗方法一直是泌尿外科临床探索的目标。乍听之下,舌和输尿管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近几年国际上开始报道:舌黏膜富含血管和神经,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用于替代和修复输尿管狭窄成功率高。同时舌黏膜再生能力强,取下舌黏膜的缺损处,后期可以较快愈合,不会影响味觉和舌的各项功能。泌尿外科曾青主任医师领衔的上尿路修复重建团队多年来深耕输尿管狭窄的临床处理,为新术式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来自岳阳的朱女士今年58岁,长期受泌尿系结石困扰。其在接受数次钬激光手术后,其输尿管狭窄程度逐渐加重,导致严重的肾积水,多次接受支架管引流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曾青主任医师和蒋志强主任医师接诊评估后考虑输尿管狭窄段长度可能超过3cm,为典型的长段狭窄,传统的狭窄切除后吻合张力较大,其更适合的手术方式应为舌黏膜补片修复技术。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前曾青主任医师,张一川主治医师邀请口腔科卢若煌副主任医师多次碰头会商,同时与麻醉科及手术中心的专家们积极沟通麻醉方式和手术配合,护理团队制定全面护理计划并逐步推进落实。经过充分的围术期准备,手术团队联合使用3D腹腔镜和输尿管镜,精准定位输尿管狭窄的部位后,测量狭窄段长度约4cm,按计划经口获得相应大小的舌黏膜补片放入腹腔,腹腔镜操作下将舌黏膜补片“镶嵌”在输尿管狭窄部位并扩大管腔,手术顺利,出血约50mL。术后第二天朱女士即下床行走,流质饮食,口腔和腹腔的手术区域均恢复顺利,术后6天患者康复出院。
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是湖南省、中南大学及湘雅三医院的重点学科。泌尿外科王龙主任介绍,此次尿路修复团队成功开展舌黏膜补片修复输尿管狭窄手术,标志着泌尿外科在尿路修复重建领域进一步的成功。该技术不仅为输尿管狭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临床复杂和难治疾病进一步拓展更多新技术打下了基石。未来泌尿外科将继续致力于临床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造福更多患者。
[上一篇] 九旬老人濒临截肢 血管外科微创打通生命通道...
[下一篇] 湘雅三医院助力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成功开展...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35093 总访问人数:40043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