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医路先锋|何利:20余载坚守儿科护理一线,不忘初心的“生命守护者”

党总支:第九党总支 科室: 作者: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5-07-03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护士长何利已经坚守了二十余年。作为医院202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者,她不仅是湖南省新生儿护理领域的专家,更是无数患儿家庭的希望。

从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实践“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到挑战超低体重早产儿的救治极限,再到如今转战儿童血液病房,何利始终奔跑在儿科护理的最前沿。

创新护理模式,让父母成为治疗伙伴

在NICU工作期间,何利发现传统管理模式下,母婴分离不仅影响早产儿康复,也加重了家长的焦虑。在科室主任的专业指导与支持下,她成为实践“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先驱者,通过系统化培训与全程指导,主动引导家长参与新生儿喂养、抚触等护理操作,将亲子互动窗口前移至住院治疗阶段。该模式实施后,不仅有效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还显著降低了患儿再入院率。

作为NICU的护理带头人,何利和她的团队屡次刷新救治纪录。2020年,他们成功救治了一名出生体重仅560克、胎龄25+6周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2021年,带领团队为一名450克早产儿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创下全国最低体重患儿CRRT纪录;2022年,他们再次突破,成功救治孕25周的超早产儿。

“早产儿的护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死。”何利说。为了提高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的成功率,她使用“心电定位技术”,并因此获得医院护理新技术成果奖。即便已成为护士长,她仍坚持亲自为最难穿刺的患儿建立静脉通路,确保这条“生命线”万无一失。

勤于学习:转战儿童血液病房的守护者

2025年,何利的工作重心从新生儿科转向儿童血液病房。面对全新的挑战,她常常加班加点,汲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只为了争取尽快上手:“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的技术知识、政策法规、工作方法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血液病的治疗周期长、护理难度大,患儿常需频繁抽血、骨穿,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看到孩子们每天都要经历这些,我就想,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何利把爱心转化成行动,带领团队不断优化护理流程,减少患儿痛苦;微信服务群里,24小时在线解答护理疑问;联合社工为异地求医的家庭申请帮扶基金,提供免费过渡住房(治愈小家)。

一位热爱学习的孩子在白血病治疗间隙坚持回学校读书,每天只能晚上到医院来打针,何利就连续24天守候到晚上7点,只等着患儿来换药。“只希望他能顺利康复,之后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回归到课堂。”何利无私的大爱,赢得了患儿母亲真诚的感谢。

党员担当:以爱之名,永不止步

“换位思考,真诚待人”。这是何利二十余年儿科护理工作中对自己的要求。扎根儿科护理一线二十余载,从基础护理到重症救治,从新生儿到血液病患儿,从护理技术创新到团队管理,她步履不停坚守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肩负科室护理团队的管理职责,何利说:“不仅要技术过硬,更要凝聚团队,凡事冲锋在前。只有这样,团队才能形成合力,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自2019年以来,何利连续五年获评“优秀护士长”,源于她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护理质量指标名列前茅,团队协作高效有序。

如今,何利又迎来新挑战——即将筹建医院的小儿血液科及移植仓。从环境设计到团队组建,从流程规范到技术培训,她感到自己眼前“是一片更广阔的战场”,虽然面临的困难不少,然而,“越难的事情,越值得去做。”

在湘雅三医院的走廊里,何利依然脚步匆匆。正如她所言:“这份职业让我体会到生命的重量,也让我明白,爱与责任永远是护理工作的核心。”

前方,还有更多患儿等待她去守护,更多护理难题等待她去攻克。而她,将继续以热爱为灯,以专业为剑,在这条“医路”上坚定前行。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71318 总访问人数:413114521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