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人体也能“南水北调”,尿毒症病人重获新生

党总支: 科室:血透中心 作者:血透中心 时间:2014/9/1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近日,湘雅三医院血透中心伍锟教授血管通路团队为一名危重尿毒症患者进行人工血管移植,行右侧锁骨下静脉和右侧大隐静脉转流手术,使上腔静脉血液转流到下腔静脉,既成功解决患者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又为病人建立了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此前,这种手术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这是一名老年女性尿毒症患者,原发糖尿病,规律透析七年。因自身血管条件差,先后多次进行深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近3月出现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表现为颜面部和双上肢严重水肿,流泪和头痛,而且血管通路功能不良无法进行正常透析治疗。病人出现心衰,肺部感染,病情危重。上腔静脉血管增强加三维成像提示:右侧锁骨下静脉,右侧腋静脉血栓,上腔静脉血栓形成管腔严重狭窄。

伍锟教授血管通路团队经过细致的病情讨论和评估,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手术中发现患者右侧锁骨下静脉有长约3厘米血栓,已导致血管闭塞,小心取出血栓,再使用人工血管行右侧锁骨下静脉和右侧大隐静脉转流手术,右侧胸部和腹部建立60厘米皮下隧道。不但解决了上腔静脉回流受阻,而且这根人工血管还可以用作该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手术取得成功,术后颜面部及上肢肿胀迅速消退,心衰及肺部感染迅速改善。

据资料显示,目前由于透析技术的提高和各种治疗的完善,透析时间和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尿毒症透析患者呈老龄化趋势。长期透析过程中不同血管通路的失功,自身血管资源的耗竭,重建新的血管通路“生命线”问题越来越严峻。伍锟教授血管通路团队近几年已为大量各地尿毒症通路失功患者建立各种新的血管通路“生命线”,为每个患者量身制定血管通路计划,以达到最优和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每个患者的血管资源,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16061 总访问人数:402880110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