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我院首例“烟囱”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获成功

党总支: 科室: 作者:何昊 时间:2012/3/20 23:03:41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近日,我院血管外科运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烟囱”技术为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成功实施腔内治疗。
患者吉某,女,45岁,因突发胸背部疼痛3天入院,CTA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Standford B型),第一破口紧邻左锁骨下动脉,且为左侧椎动脉优势型,为保证近端充分的锚定区,势必要封堵住左锁骨下动脉,但该患者左侧椎动脉优势型的特点决定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有可能导致脑缺血的严重后果,针对患者这一特点,血管外科在聂晚频教授,姚凯主治医师组织下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两套方案,方案一是手术行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搭桥,再行主动脉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直接封堵左锁骨下动脉,方案二是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烟囱”技术,在隔绝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同时,向左锁骨下动脉内植入小支架,并将该小支架的近端开口精确定位于主动脉覆膜支架近端的裸支架平面,从而以该小支架确保左锁骨下动脉不被主动脉覆膜支架压闭,从而保证左锁骨下动脉及左侧椎动脉的血供。经过多方论证,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在我院麻醉科,放射科等兄弟科室积极配合下,决定采用方案二,即“烟囱”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当术后造影显示主动脉夹层破口完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及左椎动脉显影均可,支架位置精准时,导管室内响起热烈的掌声,标志着我院首例“烟囱”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获得成功。
据聂晚频教授介绍,由于主动脉弓部三大分支动脉开口相邻的解剖特点及供血靶器官的极端重要性,主动脉弓部病变长期以来被视为腔内治疗的“禁区”。而“烟囱”技术作为一项腔内修复主动脉病变的辅助技术,即在利用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修复主动脉病变同时,采用小型裸支架或覆膜支架自主动脉病变近端伸入分支动脉内,使分支动脉的靶器官得到正常的血流灌注,由于该支架形似“烟囱”,故称为“烟囱”支架,该技术则称为“烟囱”技术。由于“烟囱”技术操作难度大,风险高,对术者的腔内操作水平有极高的要求,因此目前国内仅有几家大的血管外科中心掌握了该技术。近年来我院血管外科在院领导及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新,不断学习国际先进技术,挽救了一大批危重患者的生命,为医院及学科发展赢得了一定声誉,同时也标志着我院血管外科在复杂性大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附:手术图

   

编辑:余希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78426 总访问人数:400812623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