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血液内科李昕教授团队发表原创论著揭示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抑制新靶点

党总支:第七党总支 科室:血液内科 作者:谢林芝 王礼文 时间:2025-08-30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李昕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的生命科学领域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中国科学院一区,IF=14.1)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of the CD161 Inhibitory Receptor Enhances Bone-Marrow-Resident Memory CD8+T Cell-mediated Immunity Against Multiple Myeloma”(靶向CD161抑制受体增强骨髓组织驻留记忆CD8+T细胞介导的抗多发性骨髓瘤效应)的原创性论著,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CD161-CLEC2D轴抑制骨髓组织驻留记忆CD8+T细胞抗多发性骨髓瘤功能的分子机制,为多发性骨髓瘤精准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李昕教授为该论文独立通讯作者,血液内科王礼文助理研究员和谢林芝研究生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独立通讯作者单位。

多发性骨髓瘤作为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尽管治疗方法不断革新,仍无法治愈。目前,经典的免疫抑制性受体靶向药物(如PD1抑制剂)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疗效有限,患者获益并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靶点。

本研究首次在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驻留记忆CD8+T细胞上发现免疫抑制性受体CD161的表达上调,从而使得其在骨髓瘤患者体内“失去了战斗力”。这种“失能”的根源在于CD161作为“刹车”受体,它通过与癌细胞表面的CLEC2D配体蛋白结合,导致组织驻留记忆CD8+T细胞无法发挥作用。团队通过单克隆阻断抗体打断这一结合来“松开刹车”,从而重新激活组织驻留记忆CD8+T细胞对抗肿瘤的能力。这一研究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疗法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治疗策略。如果未来这种方法普及到临床,或将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更持久的疾病控制和更高的生存质量,为血液肿瘤精准治疗开辟新的方向。

全文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510888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13219 总访问人数:427951275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