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晓艳教授团队在Lancet子刊eBioMedicine(IF: 11.205,中科院分区:医学1区)上发表题为“Roseburia intestinalisstimulates TLR5-dependent intestinal immunity against Crohn’s disease”的论著,首次揭示了肠罗斯氏菌在结肠炎模型中通过TLR5诱导Treg细胞分化的抑炎机制。王晓艳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沈照华主治医师、罗薇薇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在我国的发病率快速增长,多发生于青少年,药物疗效差,致残率和手术率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极差。CD发病与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密切相关。王晓艳教授团队前期利用组学技术,原创性地发现了我国未治疗C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差异最明显的细菌肠罗斯氏菌(Roseburia intestinalis),采用肠固有层TLR5敲除骨髓嵌合鼠动物模型,揭示它在CD中调控肠黏膜免疫耐受的抑炎作用及机制,Roseburia intestinalis通过TLR5促进肠上皮细胞分泌TSLP、TGF-β诱导Treg细胞分化,研究结果是Roseburia intestinalis作用机制的理论创新,为发现CD治疗新靶点提供理论基础,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学意义。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首批全国炎症性肠病区域诊疗中心、“非可控炎症与肿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挂靠单位。王晓艳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炎症性肠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心IBD团队在临床及科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省内率先开展了粪菌移植(FMT)、白细胞洗脱技术、IBD相关小肠狭窄切开及球囊扩张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患者。中心积极开展IBD发病机制、肠道菌群等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目前已完成“973”、“863”计划等国家级重大课题,承担国家级课题30余项,省级课题3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在柳叶刀发现科学-临床医学(The Lancet Discovery Science)-eClinicalMedicine(IF:17.033)、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IF:9.542)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累计发表SCI论文150余篇。科室主任王晓艳教授参与IBD-MDT(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疗)全国指南的制定,科室成功举办了全国IBD学组年会暨亚太消化学会IBD研讨会,团队多次在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亚洲炎症性肠病学会(AOCC)、全国消化年会等国内外会议上就炎症性肠病的肠道微生态改变、医工合作诊疗技术、病人管理等领域发表主旨演讲,相关研究被热心肠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力的IBD区域诊疗中心。
文章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2352396422004674
[上一篇] 医院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升旗...
[下一篇] “手”护健康 快乐成长 手术中心开展“正确...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7596 总访问人数:39928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