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欣林,麻醉科的技术骨干、劳动模范。实事求是的说,我和尹欣林应该算是一对师徒,我在麻醉科的很多第一次都是尹欣林带我操作的,比如第一次锁骨下静脉穿刺、第一次漂浮导管放置、第一次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等。他的所言所行,给我以及其他医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是师傅,但是我俩人生观、价值观相近,年龄相仿,无代沟,平时可以称兄道弟,正所谓英雄惺惺相惜。
肝移植手术是医院的王牌,而手术的麻醉管理是尹欣林带头制定的,他是院内做肝移植麻醉做的最多的医生。他经常说,做肝移植需要有奉献精神,更需要有一副好的身板。在他的感召下,我作为麻醉科身体素质数一数二的人,承担起部分肝移植的麻醉,自身的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2020年春节,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需要义无反顾、奋不顾身的战士。湘雅三医院在抗疫战中准备筹备危重症感染病房,需要麻醉科支援,我和尹欣林,还有乐园等,作为首批队员开始在感染科危重症病房值班。我们渐渐熟悉了这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从制定流程、规范操作、管理病人等多方面渐渐完善了危重症感染病房。
元宵佳节前夕,我和尹欣林恰好都在感染科值班,当我们看到医院下达通知,需要驰援武汉时,尹欣林开心的说道:“此时不去,更待何时。”听到这句话,我的心中漾起波澜,也第一时间报了名。于是下了夜班以后,我俩来不及与家人做过多的告别,便匆匆出征武汉。
图1. 我和尹欣林出征前与科室人员合影
随着列车慢慢靠近武汉,我的心跳慢慢加快。下了火车,环顾四周,除了空气略显凝重,其它与长沙无异。在驻地经过短暂培训后,第二天晚上我们便开始上班,当天晚上我们医疗队便收治了50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切都井井有条,忙而不乱。我们的第一个白班,第一个夜班也都在慢慢来临,一切都忙碌而顺利。
图2. 元宵节到达武汉站留影
在我们的医疗小组中,我和尹欣林都在努力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身为麻醉专业的医生,各项操作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等,以及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评估与处理、呼吸机的管理、危重患者的转运等,都是我们的专长。虽然我们下班后,都是在酒店各自隔离,但我和尹欣林经常通过电话沟通交流经验,思考我们作为麻醉科医生在这场抗疫战争中的职责,也经常与主任以及麻醉科专家等反馈我们的想法,我们一直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时刻刻充实自己。
记得在2月20日晚8点多,病房收治了一位病情危重的78岁新冠肺炎患者,氧合很差,呼吸急促,神志躁动,需要马上组织抢救。然而无创呼吸无法满足该患者的需要,尹欣林和杨兵厂医生决定为该患者实施紧急气管插管,但是此时通知同济的麻醉科同仁已经来不及了。尹欣林决定,自己来插管。我们都知道,为新冠肺炎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需要冒极大的风险,但是尹欣林医生不怕,他说:“我既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麻醉科医生,做好防护,就没事了。”于是在其它医护人员的配合下,尹欣林成功地为该患者实施了气管插管,患者的生命体征渐渐平稳。
刘纯老师和我于第二天早上接管了该患者,经过多方讨论,我们给患者实施了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氧合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然而患者仍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以及更进一步的生命支持治疗,因此我们决定将该患者转到ICU。由于转运路途较远,转运通道也较为狭窄,转运风险较大。而我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转运过很多气管插管的患者,因此我主动请缨,与刘晶晶老师一起转运该患者,然后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安全的将病人转运到了ICU。
图3. 我和尹欣林在同济病房合影
湘雅三医院援助武汉抗疫医疗队是一支团结的队伍,是一支有担当的队伍,是一支奋不顾身的队伍,也是一支友爱的队伍。我们这一对也在其中发挥着我们的光和热,为团队添砖加瓦,出谋划策。我们这一对也将继续不忘初心、逆风而行,为了武汉人民,奋勇前行。
[上一篇] 【战疫日记】所有的微笑都是艰难上面开出的...
[下一篇] 【前线党建】擎旗战疫——湘雅三医院援鄂医...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62737 总访问人数:399299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