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湖南省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大演练

党总支: 科室:党委宣传办 作者:梁国清 刘作良 摄影/蒋凯 时间:2014/9/28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9月27日,湖南省卫生计生委、湖南省医学会、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湘雅医学院前坪,联合举行120院前医疗急救大演练。来自湖南省十四个地、州、市的120急救方阵,围绕第15个世界急救日“急救与灾难中的危险”的主题,设置发生地震和火灾等模拟场景,开展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多个急救技能的模拟演练,展示先进的救护设施及急救设备,立体展现全省院前医疗急救的处置效率和救治水平。同时,湖南医学会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在湘雅三医院成立,湘雅三医院危急重症科主任杨明施教授被选举为第一届主任委员。

同日,举办了“湖南省第一届院前医疗急救规范及进展学习班”。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急诊科主任林兆奋,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副会长、解放军总医院急救部主任马朋林,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救援专家、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秀昆,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廖晓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急诊科主任屈纪富,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常委、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危急重症科主任杨明施等专家,围绕国内院前急救的现状及展望、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博聚停与高级生命支持、创伤急救“铂金10分钟”、院前医疗相关法律等10余个主题进行专题培训。来自全省200余名从事院前急救的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参加集中培训。

湖南医学会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首届主委杨明施教授表示:“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湖南省在院前医疗急救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各地区急救人员学历参差不齐,能力相对较弱;固定医疗人员少,院前医疗急救水平较低;设备陈旧,车况不佳,不能满足救援需要;黑救护存在,与正规救护车鱼龙混杂,干扰急救秩序,也误导民众,引发社会矛盾;医患纠纷多,医疗环境欠佳,医务人员遭受意外人身伤害概率高。此次成立湖南医学会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目的是加强全省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发展。

中国医院协会急救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李巍,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方亦兵,湖南医学会会长刘家望、秘书长朱建华,长沙市卫生局副局长彭华、中南大学副校长张灼华及湘雅三医院院领导罗爱静、陈方平、吴希林、袁洪、朱晒红、黄飞舟、邓云龙、杨飞龙等领导出席。

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公共频道、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政法频道、湖南日报、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红网等1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采访报道。

相关链接:

院前医疗急救,是指患者在院外发生紧急情况下需要救治时,联系医疗急救电话后由交通工具(以车辆为主,包括飞机、船只等)将专业医务人员及急救设备运送至病患现场,对患者进行救治并转送入院的过程;院前急救包括呼救、接警后调度、现场抢救、转运等一系列过程。院前医疗急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医疗保健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目前,国际上院前医疗急救有两种主要类型:“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英—美”模式强调在现场紧急处理后尽快把伤病员安全转运到医院再进行有效治疗,就是“将病人带到医院”;“法—德”模式强调由医院抢救小组尽快到达现场,在现场对伤病员进行救治,然后再转运到医院继续治疗,就是“将医院带给现场的病人”。

近几年,我国120急救队伍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云南昆明恐怖砍杀事件、江苏昆山特大爆炸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工作中,反应迅速、处置及时,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我国的院前医疗急救处置效率和救治水平。但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且发展不均衡,北京、上海、广州等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3593 总访问人数:400473979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