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何庆南、院长张国刚宣布:该院国产“妙手S ”机器人手术总量突破100例,为实现手术机器人国产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00例手术中,90%为三级以上手术,其中包括远端胃癌根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结直肠癌根治、全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左侧附件切除、肝外叶切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等手术。
朱晒红副院长介绍,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与天津大学共同研发的新型微创新一代手术机器人“妙手S”,于2014年4月开展首例手术,2018年3月5日以来,已经成功运用于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妇科、胸外科,证明了该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该国产机器人系统运用3D视野放大的运动控制,通过动作映射完成对主从操作臂的控制,保证了“眼—手”协调;精巧的手术器械可以模仿人手腕的灵活操作,同时滤出不必要的颤动,可将人手的动作按比例缩小,达到甚至超越了人手的灵活度和精确度。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妙手”有周密的安全设计和实时监控系统。
党委书记何庆南介绍,中南大学确立了“工医主干学科错位竞争、理学支撑学科厚植基础、特色人文社会学科精优发展、交叉学科占领领域制高点”的学科建设总体布局,在4个一流学科建设基础上,增加了临床医学、临床护理等5个一级学科和1个信息化前沿技术学科群按一流学科进行建设。朱晒红教授领衔的“医工结合新诊疗技术”,成为了中南大学临床医学六大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张国刚院长表示,医院新一届班子上任后,有效对接中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全面推进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建设,重点聚焦“医工结合新诊疗技术”。在国产“妙手S”手术机器人的临床运用方面取得了两大明显成效:一是数量明显提升,从普外科发展到泌尿外科、胸外科、妇科;二是质量明显提升,从简单的胃穿孔修补术、阑尾切除术发展到一些高难度手术。
张国刚院长认为,国产“妙手S”机器人研发,是医学和工学结合的重大研究成果。该手术机器人的主要硬件、软件、材料和系统设计等,均为我国自主研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为实现手术机器人国产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上一篇] 第三届全球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国际研讨会...
[下一篇] 凝心聚力谋发展 同频共振谱新篇 ——医院召...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62195 总访问人数:39929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