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voc.com.cn/hnrb/html/2012-08/23/content_548674.htm?div=-1
本报记者 左丹
8月18日,长沙,这座在国际医学界被誉为“异种移植重镇”的城市,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当天,亚洲首个异种移植猪供体培育及胰岛制备研发中心在长沙建成,这意味着中国将有望成为“猪-人”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首个受惠国。
那么,科学家为何要开展异种移植研究?猪为何是最合适的供体?“猪-人”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如何?为此,记者做了一番探访。
供体匮乏,器官移植无法解开的“死结”
器官移植,是目前医学研究的巅峰,治疗终末期疾病最后的“救命稻草”。它日趋成熟的技术,使传说中的换肝人,换心人,变成了现实。其中肾移植,更是成为发达国家终末期良性肾病首选的常规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难以寻觅到既合法又合适的供体,加之高昂的治疗费用,令不少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在最后一线希望面前遗憾止步,失去生命或在痛苦中度过余生。
以糖尿病为例,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约有5亿至10亿人,每年约有20%病人的死亡与糖尿病有关;在我国亦有超过1亿的患者,其中有4000万人需要进行胰岛移植治疗。然而,由于人源供体的不足,仅能满足1%患者的需求。
供体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器官移植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
异种移植,世界医学的又一次革命
为了解开这一“死结”,科学家们早在上世纪就开始了异种移植研究的探索。其中,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维教授就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之一。
自1995年开始,王维科研团队就开始异种移植研究的艰难跋涉。在动物实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2000年至2004年的4年间,经卫生部批准,王维团队共完成了22例“猪-人”胰岛移植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其中20例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减少了30%以上,属于“有效”;20例中的6例减少了50%以上,达到“显著疗效”;其中1人脱离胰岛素达一周之久。
2005年,王维在第9届国际胰腺胰岛移植协会年会上,宣读了猪胰岛细胞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报告,证明新生猪胰岛经肝内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安全、有效。该研究成果引起了强烈反响。
2006年,美国学者Hering和加拿大学者Larsen研究小组在Nature Medicine上公布的关于恒河猴糖尿病模型的独立研究证明:猪胰岛细胞移植可以成功治疗糖尿病,再次引起了轰动。
与人关系密切的猪,成为最理想的供体
那么,异种移植治疗糖尿病,世界各地科学家为何将目光纷纷聚焦在猪身上?
据王维教授介绍,研究表明,猪胰岛素分子中仅有一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医学界便已采用注射猪胰岛素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此外,猪已经与人类共同生活了数千年,没有严重的、不可避免的共患疾病。
“猪是目前发现最适合为异种移植提供器官的物种”,王维进一步解释,“它的心脏、肝脏、肾脏、胰岛、神经细胞以及软骨细胞,与人的相应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结构、功能上几乎完全一致,移植患者身上完全可以发挥原有器官的作用。加上猪资源丰富,易于喂养,价格便宜,是可提供移植动物中最理想的物种。”
异种移植攻克糖尿病,已处于突破的前夜
2011年10月,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美国研究者的一篇综述文章《临床异种移植,会是下一个医学革命吗》,该文指出,异种移植在过去十年内进展迅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免疫排斥等难题,并大胆预测:猪的组织和细胞临床异种移植将很快成为现实。
而该文的作者Daridcooper教授指出,他大胆预测的一个重要依据来自于王维科研团队的探索和创新。王维团队自2004年取得猪胰岛细胞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临床试验研究突破后,为不留科研探索的“未知死角”,他们又克服诸多困难,在国内率先完成了一次性大规模猴群试验,取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
异种移植研究有2个最大的难关,一个是生物安全性,一个是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为突破生物安全性难关,王维团队历时1年成功培育出适合胰岛移植的医用级“供体猪”“异种1号”,并建成了亚洲首个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异种移植猪供体培育及胰岛制备研发中心。
克服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是目前异种移植最大的难关,也是困扰全世界研究者的头号难题。王维团队在此攻关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一是创立了通过肝动脉移植胰岛细胞的办法,使移植手术安全性大大增加。二是发现了不同人种在移植抗排斥治疗中的副作用有明显差异,例如中国人容易出现白细胞降低,而西方人容易出现口腔溃疡,从而确定了适合中国人的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三是探索了异种胰岛细胞和同种胰岛细胞移植抗排斥治疗方案的不同,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异种胰岛细胞移植抗排斥治疗的特殊规律。
最近,王维团队又取得了一项新的进展,即在细胞移植中巧妙运用一种免疫隔离技术,使免疫排斥攻击不能通过,以达到保护该细胞的目的。2012年7月,王维这一研究新成果再次引起国际同行的密切关注。
“异种移植已处在‘突破的前夜’”,王维介绍,“随着高质量供体猪的培育成功,以及抗免疫排斥方案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利用猪胰岛细胞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已步入倒计时阶段。”
我们期待这一医学的再次重大突破早日到来。
[上一篇]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湖南成功培育器官移植猪...
[下一篇] 中国科学报:我国建成世界第二家医用供体猪...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5187 总访问人数:412697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