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rnb.fengone.com/newattachements/2011/2221_20120406/online.html
清明节前夕,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走访了多家医院那些多年坚守在临终病房里的护士,试图记录下逝者们临终前的点滴碎片。当然,我们不是要渲染死亡,而是因为,这些关乎生死、爱恨、善恶和人性的故事,一定有一两段让你感到震撼!……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邓魏 刘洋 吴小兵 特约记者 余希 实习生 何为
◆有妈的孩子
哪怕丑成了“怪物”,
也是妈妈的宝贝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科护士长邓琛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小患者佳成的故事。
2011年,小佳成来医院治疗,当时只10岁,是长沙市某小学的学生。2009年3月,小佳成的鼻部发现蚕豆大小的肿块,被诊断为鼻面部“恶性神经鞘瘤”。
两年多里,肿瘤疯长,小佳成前后经历了8次面部肿瘤切除手术,又遭遇数次脸部皮瓣的移植手术。由于面部肿瘤的生长及浸润,他已是面目全非,面部轮廓看不清楚,整个头部肿胀成一个篮球似的肉瘤,令人触目惊心。
“这个孩子非常乖巧,非常懂事。由于长期要打针,我们给他用PICC置管,这样他就能少受一些打针的痛苦。他的眼睑肿胀很厉害,视物模糊。每次给他换药,他都要费力地掰开肿胀的眼睑,看看护士。虽然他的脸已经做不出表情,但那充满感激、充满期待的纯真无邪的眼神,令在场的每个人无不为之动容。”
巨额的医疗费用、不良的预后都没有给这个坚强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带来阴霾,但长时间的化疗放疗让小佳成苦不堪言。其实大家都知道,小佳成的病已经没有治愈的希望了。他注定是个没有未来的孩子。
医生们劝家长放弃,可无论小佳成变成什么样子,哪怕丑成了“怪物”,他依然是爸妈心头的好宝贝啊!一家人仍微笑着坚持所有的治疗。
小佳成特别粘爸爸妈妈,即使妈妈一个细微的表情也会牵动他的心。大人们给他准备了好吃的,他总要留一份给妈妈。
有一次,小佳成很想吃烧烤,爸爸给他买了两串,欢喜不已的小佳成只吃了一串,硬是留了一串,一路小心翼翼地高举着带回家给妈妈。
等妈妈拿到烧烤,早就冷了,可妈妈还是含泪吃了下去。
在小佳成看来,烧烤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必须留给妈妈尝尝。
看到妈妈流泪他会不知所措,会更加伤心,所以妈妈总是对着他微笑。他妈妈常跟护士说:“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我就带他看病,给他治疗。”
但小佳成辜负了妈妈的愿望。
二、爱与生命
我听见爱,我相信爱/爱是一潭挣扎的蓝藻/
如同一阵凄微的风/穿过我失血的静脉/驻守岁月的信念
——泰戈尔《生如夏花》
因为身边没爱,他们放弃生命
让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肿瘤科原护士长杨华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叫小赵的病人.
小赵本是江西某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才二十出头,患上了直肠癌。送到该医院时面黄肌瘦,近一米八的个子体重不到50公斤。
那时,小赵屁股上长了一个大肉疮,生活也不能自理。他妈妈每天给他洗脸翻身,擦屎端尿。她知道儿子害羞,总是默默地为他做这些事,从不让外人插手。
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小赵的身体渐渐恢复了一些,脸颊红润了,人也开朗很多。真是一个青春阳光的帅小伙!
“他很需要关爱,常常油嘴滑舌地跟‘护士姐姐’打情骂俏,在嘴上讨些便宜。他扑闪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无辜地望着你,你没法跟他生气。”杨华说。
有一天,他妈妈特意带他去理发店理了头发,又换上一套新衣服。原来,小赵的女友要从老家来看他。
小伙子很高兴。他妈妈向护士长请假,允许他出院几天。她还张罗着让小赵带女友去岳麓山等地游玩,给他们在宾馆开了房间。平时,为了省钱给儿子看病,妈妈舍不得花钱,更不要说在外面开房了——自己和丈夫总是在病床边搭一个陪床将就地挤着。
说不清发生了什么事,等小赵回到医院,人整个颓废消沉了下去。
他的病很快恶化。癌症的疼痛和对死亡的恐惧,让他变得任性,总是跟父母对着干,还偷偷跑到医院外面上网玩游戏。病在儿身,痛在娘心,他妈妈背地里不知流了多少泪。
再后来,小赵必须用美施康定止痛——这是最强效的止痛药之一。
一个月后,他突然变得安静了,不吵也不闹,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直到最后一刻,也没吭一声。
仍是一个悲情的故事。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患者小樱,24岁,大学毕业不久,在铝制品厂工作。她长得青春靓丽,男友高大帅气,两人的婚期已安排日程,她却意外得了皮肤癌。
男友一开始还来医院探望,后来她肿瘤颅内转移,满头脓包。再后来病情越来越恶化,头上脓液腥臭,整个人干瘦如柴,只有妈妈陪在身边。她每天眼巴巴地等着男友,等他电话。
她全身剧痛的时候,豆大的汗珠在脸颊滚个不停。护士长杨华打电话给她男友:“你就来看看她吧!就当做做慈善。”去日不多,她心心念念的只有男友,全然不顾母亲的心酸苦痛。
40多岁的蒋前向,以前在广州生活,年轻时是职业扒手,存了很多钱。他没什么亲人,却有十几个情人。
蒋前向刚生病那会,每天有不同的女人打电话来护士台询问,还常常鬼鬼祟祟跑来门口张望,见里面没人便溜了进去。好几次,他和女人在病床上卿卿我我,被护士撞见,忍不住说他。男人脸上荡漾着笑,感觉幸福着呢!
一切皆因他被查出了绝症,所有的女人顿时销声匿迹。他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护士要他吃东西,他吵;护士给他打针,他闹。孤苦伶仃的他,病情越来越重。
护士们凑钱给他买流质食物,请心理咨询师介入,他心如死灰,一声不吭,只是静静地等待死亡。
一周后,他死了,是自己活活饿死的。
“看多了临死的病人,我们更明白,金钱、名利、地位、情人,都不如有个健康健全的身体重要。”杨华说。
四、怒放的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诗人食指《热爱生命》
吃住就在医院,坦然面对死亡
离休干部颜永军是一名军人,曾参加过十四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因而身体留下一些后遗症——身体多处弹伤,体内还残余好几块弹片。离休后,他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近十种病。
颜永军战功显赫,生活却很不幸。他女儿出生才七个月就因脑膜炎患上了精神病;儿子常年身体欠佳,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老伴年老体弱,需要人照顾。颜永军常说:“我的离休金养活了咱一家人,自己还躺在病房里花政府的钱。国家对得起我,我也要对得住国家,我不能乱花国家的钱。”
颜永军住进湘雅附三医院时,身上有多处破溃的压疮、灰指甲等皮肤疾病和糖尿病,发出阵阵刺鼻的气味。加上关节严重畸形,活动非常不便。这可急坏了心内科的护士们,她们细心地为他老人家洗伤口涂抹药膏,还隔三差五地到他床前跟他聊天,给他剪指甲、洗脚,每天给老人翻身、拍背、擦身、吸痰、做口腔护理。
经过精心照料,老人的褥疮逐渐愈合了。但老人又因溃疡性结肠炎,加之长年卧床而出现排便困难,有时一星期排不出便,即使排便,费力解出来的也是羊粪颗粒状。医生想过很多办法,因不能直接灌肠,给老人用过开塞露,吃过麻仁、聚乙二醇散剂、番泻叶等,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科里的护士们看到老人腹胀难受的样子,就用手一点点抠,护士长还特意选了一个安静的病房让老人休养。
在住院治疗期间,由于近九十高龄的他体质较弱,手上遗有枪伤,心功能又极差,输液时间长,血管不好找。为了减轻他的痛苦,护士们每次输液都特别细心,为能找到一根合适的血管总是精挑细选,生怕有一丝纰漏。颜永军临走时手上都未曾出现过一次淤青或肿胀。
“你们不用陪我,大夫、护士一天来看我好几趟,吃饭有微波炉,病房里干净舒适还有卫生间,这里就是我的家。”颜永军对前来看望的家人说。一年到头,颜永军只有两餐饭的时光是和家人度过的,那就是生日和除夕,而且是在外面的酒店打发的。每次吃完饭,要回医院的时候,颜永军就会说:“我回家了啊!”
在医院里,老人一住就是四年半,2010年2月3日,他安详离去。
■链接
护士笔记:临终病人
最后悔的五件事
编者按:最近有一篇文章在Facebook、twitter上频频被转,它的原文是一名叫BronnieWare的护士写的。BronnieWare专门照顾那些临终病人,所以有机会听到很多人临终前说出他们一生里最后悔的事。她作了一个概括,有五件事是大多数人最后悔的。
1.我希望当初我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希望我过的生活。这是所有后悔的事中最常听到的。心理学上有个理论,较之那些我们做过的事,人们后悔的往往是那些没做过的事。所以当人们在生命尽头往回看时,往往会发现有好多梦想应该实现,却没有实现。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工作、你的感情、你的伴侣,其实我们多少人过着的是别人希望你过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又可能,一直以来你把别人希望你过的生活当作是你想要的生活。
2.我希望当初我没有花这么多精力在工作上。Ware说这是她照顾过的每一个男病人会说的话。因为工作,他们错过了关注孩子成长的乐趣,错过了爱人温暖的陪伴,这是他们最深的后悔与愧疚。其实对于现在的职业女性来说,这也将成为一个问题。如果把你的生活变简单些,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在做很多你以为你需要做其实不需要你做的事。
3.我希望当初我能有勇气表达我的感受。太多的人压抑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只是为了“天下太平”,不与别人产生矛盾。渐渐他们就成了中庸之辈,无法成为他们可以成为的自己。其实,有很多疾病与长期压抑愤怒与消极情绪有关。也许当你直言不讳,你会得罪某些人。但可能从此以后因为你的中肯,你们不打不相识;又或者翻脸,正好让你摆脱这种需要你压抑自己感受才能维持的累人关系。不管哪一种结果,你都是赢家,不是吗?
4.我希望当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联系。
老朋友的好,我们总要到自己有事了的时候才会想到。
多少人因为自己忙碌的生活而忽略了朋友,忽略了曾经闪亮的友情。很多人临终前终于放下钱、放下权,却放不下心中的情感与牵挂。朋友也好,爱人也罢,其实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们才是我们最深的惦念。
5.我希望当初我能让自己活得开心点。
很多人直到生命的最后才发现,“快乐是选择”。
他们在自己既定习惯和生活方式中太久了,习惯了掩饰,习惯了伪装,习惯了在人前堆起笑脸。他们以为是生活让他们不快乐,其实是他们自己让自己不快乐了。
只有临终的时候才会发现,别人怎么看你又有什么关系呢,傻也好,怪也罢,能有真心的笑,比什么都值得。
·编后·
对于死亡,我们活着的人,没有谁有经验。所以今天,我们这组文章并没邀请任何一个专家来谈谈死亡的话题。
是的,死亡,这是一种我们永远无法提前经历的事。你不会时常面对别人的死亡,你更不怎么时常有机会听到一个临终前的人告诉你关于他的事。而即便你听到,你又会觉得自己来日方长。我们似乎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现在,当我们读完这些护士门眼中的临终病人关于死的故事,或许能给活在幸福里的你一些关于生的启迪!
[上一篇] 湖南教育频道:新晃爱心行
[下一篇] 湖南日报:1:150,生命接力之困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85510 总访问人数:414112785